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精选32篇)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元宵节吧!元宵节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猜灯谜、打灯笼、吃元宵……

  赏月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提着花灯笼东跑跑,西跑跑,我小的时候妈妈也给我买过灯笼,我提着灯笼玩的可开心了。这一天,公园里的树枝上都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上面写满了谜语,有许多游客都兴致勃勃的在猜灯谜,可好玩了。猜灯谜是从古至今人们在元宵节里最喜爱的项目之一。

  元宵节这天最重要的当然是吃元宵了!元宵是由糯米面制成的,有豆沙馅、芝麻馅、桂花馅……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元宵吃起来粘粘的、甜甜的。元宵节这一天一定要吃元宵哟!因为它代表着团团圆圆呀!

  元宵节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我们要感谢先辈给我们留传下来这么好的传统文化,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吃完团圆饭,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几声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赏花灯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惬意的神情离开了。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3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看灯。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妈妈也随着人流汇入了灯区。“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看都看不过来。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们继续往前走,只听见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歌声“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动通信公司的宣传了。果然,前面有一个舞台。上面虽然空空如也,但旁边是一个手机,手机的屏幕上还有动画。哦,怪不得听见歌声,只见屏幕里的周杰伦正卖力地拿着话筒,唱着呢!看来,元宵节不仅灯好看,还处处充满商机。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伴随着新学期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元宵节是个快乐的日子,更是热闹欢腾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今天早上我们世纪星的全体老师和阿姨带领孩子一起搓汤圆、品尝汤圆。下午宝宝班、小小班、小班的小朋友是从家里带来的灯笼,各种各样美极了!唯独我们中班的小朋友是和老师一起用红包动手制作的灯笼,也让大家打开眼界。提着这些大小不一的灯笼我们一起去公园游灯,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公园里走呀,跑呀,跳呀,到处都荡漾着他们的欢笑声。

  此次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加深对我国传统“元宵节”的认识,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也让孩子感受到元宵节的欢乐的气氛,更是激发孩子门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元宵佳节是快乐的日子,更是热闹欢腾的日子,2月14日我们世纪星幼儿园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团聚在一起举行“快乐迎元宵”的活动。

  在教室里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让孩子们更近一步的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元宵节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和教师们共同感受民间文化的博大情深。

  上午,老师们介绍元宵汤圆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并让孩子亲手搓汤圆。下午,老师们带领孩子们提着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的元宵灯或者购买的灯笼集体到安海公园进行游园活动。大家在公园游玩、照相,整个公园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应尽量提供给孩子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4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5

  今晚,我、爸爸和爷爷来到望月堤,去欣赏旺苍县一年一度焰火晚会。

  天刚刚暗下来,美丽的县城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望月堤上站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他们有的在教基地盼望烟花的到来,有的拿出手机,准备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有的猜测这次的烟花是什么样的……

  突然,一道五彩的烟花划过天空。“龙腾盛世,春咏红城”的焰火晚会开始了。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在天空,绚丽的焰火冲天而起。随着“嘭嘭”的一声巨响,烟花越来越多,粉的、黄的、蓝的、绿的、红的,这些烟花把天空照的绚丽多彩。“绿谷红城,魅力旺苍”的字样格外醒目。那儿的“千年富贵”飞上天空,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朵“天女散花”十分美丽。五彩缤纷的烟花向四面散落着,真像是一个仙女撒着花儿。突然,一束束火炬冲向天空,一位清洁工阿姨说:“真像我手中的扫帚,我要用它来留给人们一个清洁的旺苍。”“真像一束束麦子,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的白发爷爷笑着说。

  还有一种我叫不出名字的烟花,它像流星雨一样飞上天空,又是垂直地落在地上一样。多层次多视角、多色彩的立体效果画面,每一次焰火升空都伴随着观众的阵阵掌声。随着姹紫嫣红的礼花一波波绽放,晚会被一次次推向高潮。玉龙广场沿河两岸爆发出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惊呼声、欢笑声、赞叹声,犹如阵阵春雷滚过。最后竟然放出“脚印”和“花儿”。“花儿”有“叶子”,有“花蕊”,乍一看真像一朵美丽的花儿。“脚印”一步一步地飞上天,是啊,这也象征着我们旺苍一步一步走向繁荣昌盛!

  欣赏完了烟花,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我的老爷爷也十分高兴,这是他第一次在县城看焰火晚会,真开眼界!焰火晚会真壮观,明年我一定来看!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6

  新年刚过,又迎来了一个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早上妈妈带我到超市里,这里的人真多呀,一个挤一个的。我问妈妈问什么这么多人,妈妈说今天是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元宵节是吃元宵,家里团圆的节日,情人节那就是大大家过的节日了,不管它。我发现超市里人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卖巧克力的地方和汤圆的地方,我跟着妈妈来到卖汤圆的地方,刚走到,有个穿工装的阿姨就过来介绍这里汤圆的品种,价位,她们对汤圆特别了解,从原料到工艺,她们都能说出来,我真羡慕她们对自己东西的熟悉程度,妈妈选择了两袋水果汤圆,也是我最喜欢的口味儿,然后我们离开的那里。

  妈妈煮汤圆的时候说,吃汤圆象征团圆的意思,天上月圆,家人团圆,祝大家团圆团圆。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7

  元宵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人山人海的时代广场,欣赏那些精制的花灯。

  我看见哈密市市中心美丽的瓜乡少女,手捧一个大而诱人的哈密瓜站在由哈密瓜堆成的宝塔上。宝塔下,五个福娃拥抱着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嬉戏玩耍。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一个庞然大物映入我的眼帘。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巍然屹立的巨龙。这条巨龙足有20米长,1米宽。龙的眼睛是用明亮的电灯制成的,龙头还可以自由摆动,真是栩栩如生。我们再往前走,望见凯旋门门前的一个花灯门真是色彩迷人,给凯旋门又添了几分姿色。

  我们穿过有两个瓜乡少年搭成的门就进入了福娃长廊,它前面的两只一粉一蓝的小老鼠吸引了我,我顾不得欣赏福娃花灯和妈妈的叫喊,连忙跑过去要看个究竟。哦!原来是小老鼠在开派队呢!而且由刚才那两只小老鼠来跳旋转舞,多么有趣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红旗杆旁,前面一个灯笼形式的花灯更是美不胜收,而且在最后面告诉我们:哈密会永远和谐永远美好!

  虽然花灯不多,但我从精致的花灯中感受到它象征着哈密在奔腾飞速的发展!我相信,哈密的.明天将会更美好;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会非常成功!今年是奥运年,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国的奥运金牌拿的是最多的!让我们为奥运健儿喝彩吧!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8

  每年的元宵节,妈妈都会给我买兔子灯,但是在我大班那年的元宵节却让我难以忘怀。

  “今夜月明人尽望……”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像玉盘似的。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在丰镇公园里“溜”着心爱的灯。丰镇公园里可真热闹,到处张灯结彩。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小灯笼上还有一个个灯谜。有的人在看灯,有的人在猜灯谜……

  我们的灯各有特点,吸引了很多游客。我拉的是红红的.桃子灯,只要轻轻一拉它就会慢慢地打开,忽然从里面“飞”出一个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游人看了不停地拍手叫好。小宇的孙悟空灯会挥动它的金箍棒。小李的龙灯会跑来跑去,眼睛还会发亮呢!小天拉的是最可爱的兔子灯,小乐也有一个会打开的莲花灯。

  兴高采烈地拉着灯。我们一会儿并排向前跑,一会儿互相追逐,一会儿你追我赶。所有的灯中,最多的是兔子灯,因为它善良、可爱,给我们的节日带来了幸福平安。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具有民族特色,我喜欢过中国节。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9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祝福节日,象征着中国人民心中对团圆、圆满美好生活的祝福,同时也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逢元宵佳节,当白白圆圆的元宵香气飘满屋即将出锅时,总是会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从前,追忆曾经的每一个美好的元宵佳节,心中也充满了对温情满满的追忆和对曾经、现在、将来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祝福。

  曾记得儿时、少年时期的元宵佳节,那时的元宵都是在大街现做,所以基本都是在元宵佳节早几天就开始在街上叫卖,孩子们则跟随大人排队静静的看着在眼前快速被手搓成形的一个又一个白白胖胖的元宵,被装进袋子里,然后蹦跳着跟随大人将一袋子的白胖元宵带回家;在元宵节晚饭那天,孩子们都会围着锅沿,看着满满一锅白胖的元宵从锅底飘起翻滚,映衬着大人孩子们的笑脸,当把元宵吃到嘴里更是香甜无比,欢笑声充满着家家户户;社火队在元宵节这天都会在龙羊峡的大街上进行热闹非常的表演,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龙戏珠,后面紧跟着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社火队都是由水电四局各单位有社火才艺的职工组成,职工社火队的技艺丝毫不差专业社火队伍,像踩高跷、划旱船、龙戏珠……的技艺都很是精湛,引得围观的群众喝彩声、欢笑声层起不断;在元宵佳节这天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孩子们都会在围观的大人们站着的缝隙中不断的穿行、追逐玩耍;当天还没有檫黑时,在大街两侧已经挂满了由水电四局各单位职工手工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花鸟灯、人物灯、动物灯、丝料灯、画绢灯、走马灯、宫廷灯等样式五彩缤纷、琳琅满目、漂亮非常。满天空绚烂绽放的烟花,更是照亮了人们仰空观望的红红的笑脸,美丽的烟花在绽放的那一刻,引来了人们声声的惊呼和喝彩。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0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1

  热闹的元宵节到了,学校组织我们做汤圆。

  吃完中饭,做汤圆的材料——面粉便拿来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块,并嘱咐大家保持桌面、地面卫生。

  开始做汤圆了,我兴奋地从面粉上掰下一小块,将它放在手心,用力揉搓。哎呀,面粉竟被我搓碎了。唉,只能再试一次。这次,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包汤圆时,一定得先用手指稍稍捏一下,然后轻轻揉搓。于是,我按照总结的方法做,终于做出了一个圆溜溜的小汤圆。

  突然,我发现有的同学用面粉做了些小动物汤圆,心想:我也得做点新颖的,对了,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熊,就做个小熊吧。

  于是,我用刚才做的一个汤圆当小熊的头,揉出一个方形面团当作小熊的身体,并揉出两个小耳朵贴在它的头上,最后,我揉出四个一样的粗粗的短条,作为小熊的手和脚。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熊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满意地笑了。不过,我总觉得小熊还缺点细节。对了,是眼睛。于是,我揉了两个很小的球想贴在小熊脸上,可不听话的眼睛总是贴不上,怎么贴,就怎么掉下来。突然,我发现贴的时候,眼睛的位置留下了两个印子,哎,就用这个当眼睛吧!

  哎,自己劳动真不容易啊!好不容易做好了,就等着吃汤圆喽!

  过了好一会儿,我们做的汤圆终于烧好了。吃着美味的汤圆,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2

  无论是过节也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好,这都与放假无关,只要我们能够品味出节日的真味道,照样能够把元宵节过得美美满满,过得传统文化厚厚重重。“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

  过出“美食”真味道。元宵是元宵节的美食,虽然这道美食在今天可以四季皆吃,但是,只有在元宵节这天才能吃出独特的味道。这独特的美食是人的情怀与美食融合在一起的味道,在品味美食中感悟生活的真味道,节日的真味道,精神的真味道。美食真味道,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美丽生活,美丽情怀,美丽营养。品味到美食的这个真味道,是过好元宵节的基础。

  过出“团圆”真味道。天上月亮是圆的,地下灯笼多是圆的,桌上元宵是圆的,人们团聚是圆的,团圆是元宵节的真味道。而且,这个真味道与春节的团圆味道不同,春节的团圆味道是亲朋好友的团聚;与中秋的团圆味道不同,中秋是一家亲人的团聚;元宵节的团圆则是天下的团圆,是家人与陌生人的团圆,元宵节是走出家门与天下人团圆的节日。这个团圆的的真味道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在这里得到了的体现。天下一家,其乐融融,在元宵节得到了最精彩的诠释,品味到团圆的这个真味道,就品味到了元宵节的真谛。

  过出“文化”真味道。元宵节,猜灯谜是固定节目,从古到今,生生不息,日久弥新。虽然元宵节的习俗更更迭迭,但是,猜灯谜却始终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永不衰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在猜灯谜中感悟文化魅力,生活智慧,美好未来。猜灯谜是元宵节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们在雅俗共赏的文化之路上行稳致远。品味到文化这个真味道,就能在元宵节的日子里思想升华,生机勃勃,充满憧憬。

  “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美食的真味道让我们的嘴巴香甜,团圆的真味道让我们的情怀圆满,文化的真味道让我们的精神璀璨。在品味“真味道”中过元宵节,不放假又何妨?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3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妈妈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天让我懂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文化习俗,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4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打开这座宝库的大门,我们认识了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欣赏了古代建筑和绘画,知道了中国有许多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为“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舞龙灯、观彩灯、猜灯谜、吃汤圆,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每当元宵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汤圆。热气腾腾的汤圆上桌了,它们一个个圆溜溜的,浮在汤面上,像一个个胖娃娃。我舀起一个汤圆,先吹了几下,轻轻一咬,甜滋滋的,汤圆的汁都溢到嘴角旁,妈妈笑我像只小花猫。汤圆有黑芝麻陷、花生馅、豆沙馅等。

  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条街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来到满园春,到处是摆满花灯的小摊,花灯各种各样,我又看见有聪明的喜羊羊、有懒惰的懒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灯,还有花型的灯,各种动物形状的灯……

  元宵节的活动真是绚丽多彩,真令人难忘啊……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5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那里到处都在放烟花,就是一个烟花集会,你走在路上,从街这头走到街那头你就能看见各个地方的个人或团体组织的放烟火。

  先从家门口出发,我们就能看见院里的邻居放的烟花。一会儿就一个响声,然后在天空中就绽放一朵紫色的烟花,一会儿又一个响声,天空就一朵亮蓝色的烟花。就在院里看了一会儿一会儿的,小小的烟花,慢悠悠的一个个的在黑色的天空里开放。不过这个可是看着不过瘾的,所以我们就往广场上走吧。

  正月十五的的日子,路上人可真多啊。走在路上一会儿冬天一个亮火,一会儿西边一个彩色焰火,看的我可是眼花缭乱的。快接近广场的人就变得更多了,看来人们都等着广场的大号烟花呢。真正的烟花宴会可是在广场上嗯。

  等了一会儿,烟花宴会终于开始了。先是一连串的普通的彩色烟花,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不停地在空中绽放。有的时候那些彩色烟花还会交错在一起。然后放的就是变色烟花了,在天空中爆开先是金黄色,然后就是绿色的,接连不断的烟花引起人们的接连叫好。

  正月十五看烟花,看完烟花笑哈哈。看完烟花盛宴后,我们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6

  “正月十五闹元宵”,又是一年月圆夜。那圆圆的月儿啊,如同一只明亮洁白的大玉盘,无私地将银光洒向大地,也使在外的游子们寄托了无限的思念……

  我爱那圆圆的月儿,也爱这份长长久久的思念,但我更爱在这月圆之夜和亲人一起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

  “哈哈哈,好丑,你看我的”,班里洋溢着快乐的声音,那时,我们班正在做着传统节日的食品——汤圆。

  老师让我们先分组,各自各对做着团圆的汤圆,今天是元宵节,所以要做汤圆吃。我们先开始把面粉放在一个小盆里,其思不解的我们乱弄一通,我看着女孩子那一队搓的汤圆是真圆,真好看,哇,女孩子那一队好快,而我们这一队却沉思在怎样和糯米粉的套路上,简直比乌龟还慢!

  小谢可是我们的好帮手,他那迅速的速度可帮了我们队的大忙,我们着急用温水,他二话没说,不到十秒便急如风的回来了,一会儿帮我们加糯米粉,一会儿搓汤圆,我们队有的都在看小谢一个人从东跑到西,再从西跑到南,有的都在一起包汤圆。包汤圆可不能随便乱包,一定要小心,要想汤圆更美味,可以把汤圆内加一些好吃;比如黑芝麻,花生粉等;这样就好吃了,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要想料在汤圆内不漏,一定要把汤圆和好,如果汤圆硬的话,那虽然料不漏,但包不住;如果汤圆软的话,那料就很容易漏出来了。所以和糯米粉的时候,一定要平均,一定要刚刚好,不能多也不能少。小谢快是快,但快不能代表一切,我们看他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就一切都交给了小谢。小谢给了半包糯米粉,却给了5勺温水,后来半包糯米粉就这样浪费了,小谢准备把四包糯米粉放进去,哇,盆不够装,剩下的全部都掉下地来了,怎么办?本想用手拿起来,可是老师过来说:“算了,不要了,”我们组只能等吃了。

  汤圆煮好了,虽然汤好喝,但汤圆却是难吃的想吐!我们班做的汤圆虽然不是很好吃,但是我觉得这是幸福的汤圆。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7

  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盛行了,放彩灯,举国欢庆。但,我今年在学校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x月x日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学校早已焕然一新,操场上挂着几个超大号的灯笼,张灯结彩。等到第二节课过去,变化更大了,操场上贴着很多灯谜,以及由许多同学组成的“大海”。

  等到上课铃响过后,猜灯谜活动开始了。我左瞧瞧右看看,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灯谜。再看看别人,都猜对一两个了,我急得直冒汗。忽然,我看见一个超级简单的灯谜:雪中送炭(打一歌名)。这也太简单了吧,不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嘛!我马上撕下来。可命运总是和我作对,我不知道209班在哪儿。

  我以为在老教学楼,可是没找到。后来我才打听到原来在办公楼,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四楼。可教室里空无一人,我顿时感到我的心好累啊!找了这么多次,难道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当我要放弃之时,旁边办公室里传来一阵笑声,这笑声像是天籁之音,我似乎又看见了希望。只见老师们在里面聊天。我把灯谜给老师看,老师也真大方,一条巧克力飞来,哈!原来我猜对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又开始在茫茫人海里搜索灯谜,第二个灯谜很快被我猜对了,一根棒棒套到了我的手里。在欢乐中,下课的铃声在不知不觉中响了起来,宣告这次活动圆满结束……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8

  春节刚过,一年一夜的`元宵节就来临啦。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家乡,元宵节这几天可热闹啦!

  古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还没到正月十五,人们就早早地开始扎花灯,作灯头,准备元宵节的舞龙活动。正月十三那天,从早到晚,你都能听到大街小巷里传来“哐——哐——哐——”的锣鼓声,这是在告诉大家“今天晚上要开始迎龙灯了。”民间也叫“起灯”。于是,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在大门上方挂上两盏喜气洋洋的大红灯,准备好烟花爆竹,有些大户人家还要准备几个大红包,好在晚上龙灯迎过来的时候包给舞龙队。天色刚暗,就有龙灯开始出村,村民们做的龙灯式样很多,有板凳龙,就是在一条板凳上固定好两盏描着精美图案的灯笼,把这样几十条板凳连在一起,加上庞大缀满精美小灯笼的“龙头”,就成了一条漂亮的龙灯;有的每人举一根木杆,木杆顶端是一节圆圆的布满“龙鳞”的红灯笼,再用红色拉花把几十节“龙身”连在一起,就成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龙;还有的龙灯是用布做成的……随着天色渐渐黑下来,越来越多的龙灯迎出来了。小孩子兴奋地举着自家的小灯笼,呼朋引伴,跟着龙灯走。

  龙灯时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时而在广场上进行精彩表演。龙灯迎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锣鼓声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人人欢呼雀跃……龙灯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们要把龙灯舞到溪河边或有水的沟边,把龙放在地上,进行烧龙仪式。把龙燃烧完后,将灯龙残骸送入水中,浇水冲去,意为送龙归海。这样,元宵舞龙灯才算真正结束。

  在家乡,元宵节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们也叫“汤圆”,用糯米粉搓成圆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馅,有团圆美满意。

  元宵节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别提有多美了!

  家乡的元宵节真热闹。我喜欢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19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办会、猜谜、放烟花等习俗。

  刚出大门就看见了办会的,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敲鼓,有的敲锣,还有人舞龙、扭秧歌,那种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两步,手中的扇子也随之摇摆,别有一番韵味,手中的长丝带随风飘舞,美不胜收。一个个敲锣打鼓的人尽力挥舞着鼓棒,鼓韵齐鸣,动作齐整划一,完美无缺,舞龙的人并没有乱了次序,左右左右左,并没有人指导,脚下的步履整齐划一,蛟龙翻阅,在空中盘旋。舞龙人精神抖擞用双臂挥舞着。周围观众不时地发出喝彩声。

  看完半会,元宵节的时候,全家要吃一顿红红火火的团圆饭,当然少不了汤圆了,汤圆有黑芝麻、豆沙、五仁、桂花、蓝莓、芒果等,我来到市场上购买了黑芝麻、豆沙、芒果馅的汤圆了,一个个汤圆小如玉珠,大如桃核,看上去味道就不错,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煮汤圆,看那一个个洁白无瑕的小汤圆落入沸水之中,激起了我味觉的涟漪,一会儿过后,汤圆出锅了,盛出一枚汤圆,正是我最爱吃的芒果味,那粘粘的糯米在碗中一颤一颤的,我狠狠地咬了一口,那芒果的果酱迸发而出,糯米嚼劲十足,我忍不住又吃了许多。

  左等右等,终于等到天黑,随着一支窜天猴破空而入,天空中的过节气氛也越来越浓郁了,一枚又一枚礼花破空而入,在轰然巨响中爆炸开来,我看的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从天而降,原来是广场上空倒挂的烟花被点燃了,接着地上的火树也开出了五彩夺目的花。半空中“疑是银河落九天”,地上“火树银花不夜天”,真是比人间仙境一样!

  欢乐的元宵节,美味可口的汤圆,漂亮十足的烟花,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带来了生活的美好,也给我们孩子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0

  一个人不是孤独,思念一个人才会孤独,思念一个失去的家就会满怀孤独——陈樟玙璠。

  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熟了,漂在锅里,轻轻一拨打着旋儿,像我扑棱扑棱的心跳,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

  满怀柔情,几丝眷念,花开有声,落英无语,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的思量。是的,我在想元宵节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日子,它是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

  为了过年的圆满,今天人们又放响了鞭炮,向年发表最后的祝词,蔓延高挂的灯笼瞪着红眼乐淘淘地在春风里微笑,应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气腾腾的`元宵上桌了,我是一个善感的人,总觉着这鞭炮声在此刻是如此的颤动思念的心,我想此时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又会增添几丝念家恋亲的愁思;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更是心头盘旋萦绕难以下咽的悲苦。

  元宵啊元宵从感性上讲成了过年的句号,人们的喜悦也将在一天随着爆竹烟花的鸣响、盛开、飘落,零落成狼藉的碎屑,最后归于灰飞烟灭·····

  年啊从初一到十五算起,追溯的远一点,从元旦起年就让人沉迷,沉醉,沉沦,撩拨澎湃着这人们的心潮。因而说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约定成俗的物象在推波助澜渲染气氛,当然属年的的物象最多,鞭炮,年画,春联,糖果,饺子等。元宵节元宵成了主角,各种口味的元宵代表着人们的饮食喜好和心情。

  正月里来闹新春,元宵节一过你就算过完了,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美轮美奂的繁华似锦又要归于平静。

  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良宵苦短,物是人非事事休。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只因为每个节气里都蕴含着相似的温暖,不同的人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才算完满,节日里你会被宠着,疼着,爱着,念着,幸福着,当然也会被孤单和寂寞包围着、画心为牢、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纠结,难过,但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

  说白了年不过是一个字,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

  元宵节里看看过年最后的焰火,嘴里一裹元宵,此岸的烟花在甜蜜见就变成彼岸的重温和回忆,人们又开始遥想下一个粘着念想的日子······

  元宵节啊,你知道今日又让多少人感怀吟叹,编情为经,织爱为纬,细细地密织思念的网,用丰润晕染的唐诗念你,用豪放婉约的宋词粘你,用饱满情怀的丹青妖娆你,用感人心魄的乐曲萦绕你。

  一锅元宵煮飘摇,一场团聚,一世离歌,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粘着血缘亲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浅,或甜或淡····

  元宵啊本身就寓意着团圆的圆满。所以我要说,你快乐,天天像过年,你悲伤,日日像末日。

  过了今天的元宵节就算过完了年,元宵就是年最后的疼爱!但绝不是生命最后的疼爱!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1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耍龙灯,闹花灯的习俗,而耍龙灯这一活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人间风调雨顺,王母娘娘趁着天气好,就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但是,玉帝很爱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这不,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会结束后,他又忙着写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写错了。这下人间可大乱了。有的地方洪水暴发,有的天地干旱…有条青龙知道了,悄悄地飞上天,偷偷改了雨簿。这时,玉帝也察觉到雨簿写错了,所以,他打开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马上派人查找是谁该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龙改的。他很生气,所以,他马上派丞相到凡间去追杀青龙。

  丞相来到凡间用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处死了青龙。死后的青龙化作一只神鸟,天天在灵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内疚,明明是自己写错了雨簿,还要处死给自己改错的青龙,所以,玉帝让百姓们隆重纪念为民造福的青龙。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老百姓就会用竹子扎成龙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扛着龙灯游街串巷,以表示对青龙的感激和怀念。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现在。

  每年的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也要去看耍龙灯,真是很热闹。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2

  “闹元宵”的“闹”法不一、习俗很多,只有多一份亲身体验,多一点主动参与,才能让节日生活显得真切而热烈。于此而言,我们不妨腾出点时间与家人一起动手搓汤圆、与邻里一同猜灯谜、与好友一块儿赏花灯,在有滋有味的文化节味里共享快乐、尽享喜悦。这种团圆和欢乐,何尝不是农历新年的本义。

  事实上,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式怎么变化,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不会变。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过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彰显文化特色的元宵节,需要我们精心打造、悉心经营,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花样。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3

  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进家片刻后,我随妈妈去点香。我们要点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么粗大,一米多高,而且这一柱香非常精致漂亮,表面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那条龙栩栩如生,正要腾空而起,真是“神龙盘玉柱”。到了大宗祠,这里早已香烟袅袅,许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们来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见盘在香上的龙张着大嘴,好象要来一招“灵龙吐珠”,又像是对我们说:“主人,你们终于来了,我已经等很久了,快把我点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将桶和香搬到一边。接着二伯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后点着火。顿时,微小的火苗就迅速变大,变成一条火龙。很快油燃烧完,火灭了,“龙香”上不停地升起缕缕烟雾。

  点完香,我们又来到二伯家门口,吊上鞭炮,等待欢庆_的队伍的到来。听二伯讲,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乡里都组织迎春_,_的队伍来到哪家门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_的队伍所过之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二伯正谈着,_队伍已经来到门口,只见长长的_队伍像一条长龙,东不见头,西不见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缓缓向前进。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琴,有的打鼓,还有的扛锦标,锦标上写着“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经点响了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鞭炮声伴着欢庆队伍动听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4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各民族的节日风俗不一样,我们家乡过元宵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这天的活动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庆都融入这一天。

  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他别是舞龙、舞狮最热闹,龙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个人舞,龙头前面有一颗珠子。这个珠子叫“龙珠”,龙舞起来时很好看,像真的的龙一样,观众不断叫好,有些观众去摸龙,他们说摸了龙能治百病,一年都不会生病,舞的人舞的满头大汗,观众拍手叫好。

  说舞龙精彩,还有根有意思的,这天人们都要走出户外,到处游玩,亲戚们一起去游玩,听他们说,又完了以后一年都不会生病,不过我想人们出去走一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春节间吃的好,喝的好,人们出去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当然不会生病。过元宵节这天还有个最吸引人的节目——看烟花,6点钟时广场已经来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寻找好的位置,7:00了,到处人山人海,只听见“呯”的一声,礼花爆开,照亮了天空,接着又放了一个礼花,礼花爆开的时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着把礼花爆到水面上,礼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兴的欢呼起来,我们闻到了许多火药味,突然,一个礼花爆开了,绿色马上变成红色,又变成了黄色,隔了几秒,又发出了几发,精彩的时候到了,一个礼花爆开了,像一帘瀑布飞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觉。焰火晚会结束了,但是人们还留恋在晚会之中。

  家乡的元宵节真是个快乐的节日。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5

  “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放眼广州,元宵节的欢乐气氛在城市各处洋溢。商场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寺庙里轻烟袅袅,人们忙着拜神祈福;越秀公园里华灯高挂,游人如织……元宵节里,广州的节日气氛浓厚。热闹的元宵节,最经典的是那份传统味道——赏月、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挑灯笼、看舞龙舞狮……一幅“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欢腾图景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来。几千年来,这些传统民俗代代相传,是元宵节的“指定动作”,也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身份标识,弥足珍贵。

  曾有人调侃年味变淡、佳节不复,而细心的人会发现,年复一年,那些饱含文化内涵的节日,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在时光的淘洗中,越来越受民众欢迎。尤其是包裹着民俗内涵的节日庆典,更是拥趸者众。据报道,春节过后组织举办灯会的多个景区已进入预订高峰。除了知名景区的传统灯会,今年国内多个水乡古镇古村落也推出大规模的元宵民俗节庆活动,深受民众欢迎。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历史文化悠久,在元宵节里“大秀家底”。今天正式开罗的广府庙会,首次尝试巡游+汇演的形式,展示千年广府文化,吸引无数街坊。这是民俗的嘉年华:不仅有《五羊仙舞》首次亮相、南国红豆竞芳菲,还有“龙狮队”、“沙湾飘色队”等夺人眼球。热闹的巡游队伍大张旗鼓、走街串巷,蔚为壮观。这是活跃广州的缩影,也是一张生动的地方文化名片,不仅丰富和活跃了民众生活,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让外来游客了解广州、爱上广州,增强了文化影响力。

  除了广府庙会,省内不少地方的民俗活动同样异彩纷呈。惠州西湖花灯展、佛山“行通济”等同样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品牌活动。这些大型活动一方面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它们如一位故知,如约而至,伴随当地民众走过一个个佳节;另一方面它们在传承中创新,印刻着时代内涵。年年花灯展,年年均不同。技术、设计更新换代,不同的造型、不同声色效果令人应接不暇。在安全形势严峻的当下,坚持举办这些大型活动,管理者也煞费苦心,值得点赞。加强安保投入、实行交通管制、增加安检、设置医疗应急救治……多部门联动,多方位投入,公共管理在一次次大型活动的考验中提升,“文化惠民”在一次次节庆活动中兑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传统元宵节的热闹如约而至。小家庭里的一颗汤圆、一个灯笼,大社会里的一次巡游、一场庙会,都是你我对传统文化的共同坚守。乐见全城欢度元宵节,让我们再次为璀璨的中华文化举杯!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6

  元宵节,古称“上元佳节”,自古就是华夏民族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在这样一个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浪漫传统文化的日子里,历代诗人不仅勾勒出元宵佳节的美好,更寄寓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夕的火,元宵的灯。”赏花灯、玩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诗人们在这样一个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的夜晚,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歌。无论是唐代诗人卢照邻“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磅礴气势,还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情景;无论是唐朝诗人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盛况描绘,还是明代才子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的朴素哲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表达,都为我们呈现了繁荣、盛大的赏花灯景象。

  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在封建时代,平常女子不能随便抛头露面,但到了这一天,却可以出来展现自己,甚至与钟意的男子约会谈情。宋代欧阳修在《生查子》中所写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描绘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试想,在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月圆之夜,年轻女孩借着赏花灯之机为自己物色对象,或郎有情妾有意地约定今生,是何等浪漫的场景。

  汤圆就是元宵,元宵是元宵节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一枚小小的元宵,不仅被美食者赋予了多种做法,也被文人墨客描绘成元宵节优美的风景。因汤圆寄托着团圆之意,元宵在游子们的心中更代表着一种浓浓的乡愁情绪。

  “闹”是元宵节的文化之“核”——敲锣打鼓、舞龙舞狮等各地“闹”元宵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就是对唐代元宵节舞狮子习俗的描述。

  元宵节,千百年来一直在盎然、丰沛的诗意中流淌,而诗化的元宵节也映射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火树银花不夜天”,又是一年元宵节,愿元宵诗篇继续为元宵节增添无限光彩和浪漫,构成我们饶有雅趣的特色中国年!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7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元宵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青睐。这其中既饱含着人们对当今新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之情,也体现了元宵节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人们之所以对元宵节情有独钟,除了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外,还与元宵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从元宵节的起源到民间习俗,都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一方面,元宵节丰富多彩的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踩街巡游等活动,充满了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元宵节适应了广大民众在物质、文化、审美等方面的需要,比如,”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无疑,元宵节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着其悠远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习俗,更重要的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倘若忽视了元宵节的文化特质,元宵节就被庸俗化、边缘化,如此一来,必将淡化和抹去元宵节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显然,元宵节作为高雅的民族节日,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倘若是脱离了民族性,抛弃了文化元素,元宵节就会失去节日寓意和韵味。

  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宵节不可缺少文化元素,要使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就必须赋予元宵节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元宵节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体现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重视和塑造元宵节节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丰富元宵节日内涵,开展一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活动,是对优秀传统节日的传承。只有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依托,多一些文化元素和乡土气息,才能在元宵节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8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迎来了。为了庆祝“元宵”全国各地的人都流行放烟花,今年的元宵也不例外,爸爸给我买了一百元的烟花,这一百元买到的烟花可多了,其中有两个价值25元的“满天星”,还有两盒“荧光线”,还有一排“小蜜蜂”,也有三包“小火箭”,还有……

  元宵节的夜晚,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拥挤得水泄不通;天空中烟雾弥漫,五彩缤纷。看着大家放烟花,我也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满天星”,点着它的引线,很快看到烟花飞向空中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散开了,周围的人不断欢呼“哇!好漂亮哦!”此时我感到非常自豪。

  紧接着,人越来越多了,我更加兴奋得拿起了“小火箭”,只听见“嗖”的一声直冲云捎,“嘣”的一声就坠落下来。

  突然,一盏“孔明灯”缓缓地向上飘去,周围的人都目不转睛的疑似着那盏灯,似乎内心都在祈祷:“孔明灯给我照亮前程吧!”

  夜深了,街道上的人群渐渐地散开了,我也随着爸爸,母亲回家了。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29

  在我国很多的地方,元宵节比春节更热闹,举办邓展,猜灯谜,放烟火,舞狮子。

  今年元宵,我们吃过晚饭,来到了步行街上,欣赏休闲广场元宵节别具一格的夜景;观赏壮观的大场面;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表演。从步行街到广场的一路上,这里全部都灯火通明,美丽极了。在茂盛的松树和柏树上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一闪又一闪,好像眨着神秘眼睛的星星。这树上的每一片树叶在十万盏灯的照耀下,似乎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充满了希望的树。在广场的入口处还挂着一排排的大红灯笼,为元宵节增加了色彩。这五颜六色的灯照耀着广场雄伟的建筑物,照耀着每一个人民的笑脸,使人心中感到亲切,感到光明,更感到温暖。

  走进毛石市,又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这里的人群再加上灯光,壮观得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了!这里人声鼎沸,美丽的景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了。节目开始了,首先是秧鼓队的上场,她们用双手创作了一段有节奏的秧鼓,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美好极了。接着是八队跳摆手舞的表演者一拥而上,顿时填满了整个场面。她们动作优美,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最后是放礼花。只见五彩缤纷的礼花朵朵绽放,然后就星星点点地向大地扑来,好似一些希望的种子洒在大地上,迎接一希望的美好的未来!

  啊!这个热热闹闹别具一格的元宵节真美好,它仿佛寄托了每个人的希望,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30

  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熟了,漂在锅里,轻轻一拨打着旋儿,像我扑棱扑棱的心跳,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

  满怀柔情,几丝眷念,花开有声,落英无语,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的思量。是的,我在想元宵节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日子,它是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

  为了过年的圆满,今天人们又放响了鞭炮,向年发表最后的祝词,蔓延高挂的灯笼瞪着红眼乐淘淘地在春风里微笑,应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气腾腾的`元宵上桌了,我是一个善感的人,总觉着这鞭炮声在此刻是如此的颤动思念的心,我想此时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又会增添几丝念家恋亲的愁思;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更是心头盘旋萦绕难以下咽的悲苦。

  元宵啊元宵从感性上讲成了过年的句号,人们的喜悦也将在一天随着爆竹烟花的鸣响、盛开、飘落,零落成狼藉的碎屑,最后归于灰飞烟灭·····

  年啊从初一到十五算起,追溯的远一点,从元旦起年就让人沉迷,沉醉,沉沦,撩拨澎湃着这人们的心潮。因而说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约定成俗的物象在推波助澜渲染气氛,当然属年的的物象最多,鞭炮,年画,春联,糖果,饺子等。元宵节元宵成了主角,各种口味的元宵代表着人们的饮食喜好和心情。

  正月里来闹新春,元宵节一过你就算过完了,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美轮美奂的繁华似锦又要归于平静。

  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良宵苦短,物是人非事事休。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只因为每个节气里都蕴含着相似的温暖,不同的人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才算完满,节日里你会被宠着,疼着,爱着,念着,幸福着,当然也会被孤单和寂寞包围着、画心为牢、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纠结,难过,但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

  说白了年不过是一个字,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

  元宵节里看看过年最后的焰火,嘴里一裹元宵,此岸的烟花在甜蜜见就变成彼岸的重温和回忆,人们又开始遥想下一个粘着念想的日子······

  元宵节啊,你知道今日又让多少人感怀吟叹,编情为经,织爱为纬,细细地密织思念的网,用丰润晕染的唐诗念你,用豪放婉约的宋词粘你,用饱满情怀的丹青妖娆你,用感人心魄的乐曲萦绕你。

  一锅元宵煮飘摇,一场团聚,一世离歌,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粘着血缘亲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浅,或甜或淡····

  元宵啊本身就寓意着团圆的圆满。所以我要说,你快乐,天天像过年,你悲伤,日日像末日。

  过了今天的元宵节就算过完了年,元宵就是年最后的疼爱!但绝不是生命最后的疼爱!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31

  又是一年元宵时。元宵节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点出了元宵节的精髓。闹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锣鼓……在热烈欢腾的“闹”中,风情民俗和民间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张扬,在祥和喜庆的“闹”中,人们内心的欢愉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得到尽情表达。正如童谣所唱:“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花灯编织着故事,也编织着期盼。

  元宵节就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没有“闹”,则没有元宵节。正是“闹”,使传统文化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张力,在民众心中留下美好记忆。事实上,一直以来,元宵节中的狂欢成份日渐淡出,元宵不“闹”了,恐怕也正是元宵节在许多地方许多人的印象中异化为“汤圆节”,将吃汤圆当成过元宵节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重拾传统民俗,弘扬民族文化已成共识,传统节日受到了重视。比如具体到一个元宵节,“闹”的色彩也在浓起来。但据实而论,“闹”得还远远不够。许多地方的闹元宵,无论是“闹”的人群还是“闹”的空间,仍很狭窄。

  以上海为例,为了观灯,一个豫园被“挤爆”,客流日破35万人次,被人潮挤得东倒西歪的游客感叹,到豫园根本就是来看人的!九曲桥上几乎水泄不通,想看一眼水上的花灯也很难,大部分时候都只能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在这种逼仄的空间中,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等亦是勉为其难。考虑到安全因素,豫园已准备好在游客突破上停售门票,实施“封城”措施。在豫园,闹元宵事实上已是心想事难成。而豫园的“见人难见灯”,其实也是许多地方元宵灯会的缩影。

  民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充分享受和传承。把民俗激活,使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习俗能够在今天继续拥有澎湃活力,前提是民众参予,而“闹”就是参予的生动体现。因此,让“闹”走出一个几个“园”,让“闹”得到更广阔的空间,显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元宵节经历心得体会 篇32

  斗柄回寅,大地回春。还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徜徉在春节的喜悦气氛之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更是成为全民追捧的新晋“网红”,吃汤圆、猜灯谜,一些地方和企业更是别出心裁,想出了许多元宵节新的“打开方式”,尤其是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链的影响,今年倡导、鼓励公众就地过年的新形势下,传统风俗更有温馨的滋味。无论时代怎么变,新习俗始终在创新中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因此让团圆有了更为幸福的感悟,让家国情怀有了更为温暖的厚度。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司马迁在西汉时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宋代欧阳修《生查子》中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佳句,孕育了“中国情人节”的浪漫情怀。过去提起元宵节,不过就是吃汤圆、看花灯,到了今天,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浓,反映出的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越来越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地方过年时的传统民俗活动日渐式微,节日的仪式感有所淡化,过年的丰富内涵难以彰显。说到底,就是大家所说的“没年味儿”了。其实,大家如果有细心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传统节日的热度在中华大地不断上升。比如冬至节气,大家会在朋友圈中送“安康”,朋友之间都会问上一句“吃饺子了吗”。而且,随着时代潮流变化,人们也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例如重阳节古人多是登高、赏菊,如今不少“80后”“90后”中华儿女更多把这一天当作孝亲敬老节,会给父母买礼物,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陪陪父母喝茶、逛街。这些新鲜变化,无不发映出传统节日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多中华儿女爱上了“我们的节日”,从这些传统节日中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带有本土特色的节庆节目,让这些节日更有亲切感。

  春节是一个最能唤起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节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高峰期,更是彰显极具感染力的“文化自信”的时期,特别是年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百年的文化印记和民族符号,各地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展示着老百姓图平安、念吉祥、共奋进、求幸福的共同心愿。过去,很多地方最讲究的是不逛庙会就不算过年,逛庙会一直作为节日之中传统保留项目,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道节日文化盛宴,而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人们过“文化年”的需求持续升温,在红灯笼、春联、福字、年画等传统年俗元素的烘托下,“互联网+传统文化”,给传统佳节带来了新的“佐料”,把“年味儿”搬到了互联网上更多人愿意在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欢度新春佳节,收获充实而精彩的过年的味道。比如,以前游子们挤火车回家过年,而今高铁四通八达,甚至“打飞的”回家都不再是梦想;以前距离遥远无奈写信过年,而今借助网线视频拜年越来越成为“新年俗”。通过数字文化网络平台,“互联网+传统文化”使元宵佳节既保留了传统风格也兼具了时尚元素。越来越多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拥抱“我们的节日”,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继承好、弘扬好、延续好传统文化,既是文化进步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传统文化在春节、元宵佳节大放异彩,也激励着近14亿中华儿女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也激励着追梦路上的中华儿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在强大文化自信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